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海楠 > 微访谈:林怡谈教育应很自然正文

微访谈:林怡谈教育应很自然

作者:铁玉兰 来源:熊天平 浏览: 【 】 发布时间:2024-09-22 18:40:55 评论数:

而大纵深是什么概念呢?大模型像发动机,微访现在大模型厂商在造世界上最牛、最快的发动机,但是B端企业要的不是发动机,而是一辆车。

如果GPT-4是100分的话,谈林GPT-3.5差不多应该有75分到80分,我认为这个速度就很快了。四位企业家——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、怡谈国产大模型独角兽智谱AICEO(首席执行官)张鹏、怡谈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九光智能创始人徐志根、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,以及三位财经媒体代表——《华夏时报》执行总编辑张志伟、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副总编辑何伊凡、《财经》杂志副主编朱弢,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靳强一道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、商业化路径等话题。

微访谈:林怡谈教育应很自然

大模型做小也能弯道超车靳强:教育OpenAI发布Sora,教育掀起新一轮对人工智能的讨论热潮,国产大模型能达到Sora的水平吗?张鹏:Sora确实令人惊艳,但我们仔细研究了它的技术报告之后,发现它并没有外界看起来的那么新奇。所以,微访我们要找到一个底盘,把发动机装上,再给它装上外壳、座椅,最后交付一辆车,企业才能用。按照刷榜的成绩,谈林国内的模型早就超过了GPT-4了。

微访谈:林怡谈教育应很自然

我认为,怡谈大模型比光刻机、芯片的难度要低很多,因为毕竟是软件,但未来是要奔着AGI,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去的,这块的挑战就是算力。张志伟:教育周鸿祎先生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曾表示,中国大模型的水平相当于美国GPT-3.5的水平。

微访谈:林怡谈教育应很自然

能不能做这个大模型取决于两个因素:微访一是场景下有没有数据知识,因为没有知识、光有场景,训不出大模型。

谈林责任编辑:孟俊莲主编:张志伟。自2017年以来,怡谈人工智能多次被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
摘要:教育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,教育国外的大模型不断引爆国内舆论场、刷新大众认知,我们的国产大模型还能弯道超车吗?今年是大模型应用元年,在现实的不同场景之下,大模型又将与产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李明会北京报道伴随着ChatGPT、Sora、Figure01不断引发全球关注,人工智能(AI)的惊人迭代速度不断扩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。但真正用一用,微访我觉得国内的大部分都达到或者超过了GPT-3.5的能力,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国有这个能力。

如何做出这个判断?周鸿祎:谈林首先,我认为有差距是必然的,知道差距是多少,剩下的就是追赶问题。其次,怡谈美国也不是全面领先,美国真正在人工智能领先的公司,我认为就两家,软件是OpenAI,硬件是英伟达。